<
376xe小说网 > > [知否同人] 无人生还 > 第10章
    会有那么一天吗?也许要很久很久以后,才能等来那一天。但在现在这个时代,普通百姓太苦太苦了。

    可惜方家孤注一掷,放弃在青县的一切,却只等来了这么轻的判决,方小莲忍不住问父亲是否后悔。

    方元棠却指了指他瞎了一只的眼睛,说道:“小莲,你可知,父亲在当郎中之前,是做什么的?”

    方小莲摇摇头。

    方元棠娓娓道来:“方家本是耕读之家,我少时入私塾,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,那时我最崇拜的就是包大人,于是我发奋苦读,立志一定要金榜题名,像包大人一样报效朝廷,为民请命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我不幸身染恶疾,一目失明。五官不正,不得入仕。为了养家糊口,只得弃儒从医。”

    “为父虽远离朝堂,但嫉恶如仇、惩恶扬善之志从未改变。”

    “这次为父带你上京告状,不止为了含冤而死的妻儿,也是为了警示天下所有违法乱纪之官。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若天下少一包庇纵容之官,民间便能少几缕冤魂。”

    “方先生高义,小生钦佩!”

    官道后走出一人,竟是展护卫。

    展护卫上前,对二人握拳行礼,随后说道:“开封府有一仵作,已年迈体弱,几日前向包大人提出告老还乡。眼下开封府正急寻一新仵作,请问方先生是否愿意,随我回开封府,担任仵作一职。”

    方元棠自是愿意

    自此,包大人身边又多了一名手艺精湛,公正严明的仵作。

    而方元棠验的第一具尸体,是羊毫。

    (方小荷篇完结,但是包大人在知否里的故事还没有完结,请期待羊毫篇)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第11章 无人生还(知否x包青天)二 催命汤 1.不腐女尸

    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   盛翰林家的通房丫鬟曹羊毫病死了,是病死的,这本不是什么大事。但是盛家出名的财帛富足,驭下宽厚,念在羊毫尽心侍奉多年,忠心耿耿,因此给他家赏赐了不少银钱办丧事,羊毫在盛家日常穿用之物,也尽数给他家人,用于陪葬。但只一件事,羊毫名分上只是个丫鬟,不是什么妾侍,因此不能葬在盛家祖坟受盛家香火,只能运送回曹家下葬。

    曹家本是小门小户,当年天灾,一家人穷得要饿死,不得已把女儿卖去了盛家,但女儿本分憨厚,踏实肯干,竟一路升上了长柏的首席大丫鬟,每年月钱赏赐丰厚,渐渐带得曹家也富裕起来。

    因此曹家无不对盛家千恩万谢。按照盛家的嘱咐,给羊毫体体面面办了丧事,安葬在了曹家的祖坟。

    但丧事太体面了,反引来了灾祸,当地几个无所事事的地痞流氓,听说羊毫随葬了不少好东西,连她在盛家的穿用之物也一并埋在了棺材里,于是一合计,竟趁着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,刨了羊毫的坟墓,把羊毫墓里的随葬搜刮一空,连装殓的丝绸衣裳都没放过。

    曹家自是不肯善罢甘休,于是到开封府击鼓鸣冤,求包大人一定要追查盗墓之人,还羊毫一个公道。

    包大人认为,窃贼为财,必定急于出手赃物,于是命手下逐一排查京城的当铺黑市,所有出城者,全部搜身以后,才能出城。几天以后,果然在京城的一处黑市找到了赃物,顺藤摸瓜,这几个盗墓的宵小悉数落网。

    本来此案就此了结,但盗墓贼的口供,却引起了开封府仵作方元棠的注意,盗墓贼供述盗墓经过时声称,曹羊毫的尸体栩栩如生,并未腐烂。

    可羊毫下葬已二月有余,按照现在的天气,早该腐败。尸体两月不腐,想必内有乾坤。

    包大人听了方元棠的说法,深以为然,于是以让盗墓贼认尸的名义,命曹家人把羊毫的尸首送到了开封府。

    方元棠连夜验尸,果然有所收获,羊毫不是病死,而是水银中毒而死,而且并非突然中毒,而是长期慢性中毒,数年积累,水银之毒慢慢入侵五脏六腑,致使身体衰弱,一命呜呼。

    但是谁给羊毫下毒呢?

    包大人说道:“羊毫乃是慢性中毒,她常年住在盛府,能长期给她下毒的,只能是盛府中人。”

    方元棠点头称是,“长期水银中毒者会出现全身酸痛、恶心呕吐、水肿溃烂等症状。按照曹家的说法,羊毫缠绵病榻时,盛家给羊毫请过郎中,但郎中诊断羊毫身染恶疾,只字不提中毒之事。水银中毒,极好诊断,我想,并非是庸医误人,而是有人手眼通天,不让郎中据实以告。”

    公孙先生又补充道:“而且,羊毫只是一个与世无争的通房丫鬟,据曹家人说,羊毫素日里并无什么仇家,给羊毫下毒,作案动机是什么?”

    包大人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:“方仵作,水银之毒,除了伤人性命,还有什么作用?”

    方元棠答道:“少量水银,有避孕之效,且服毒之人一开始与常人无异,但长期服用,毒素在体内积累,天长日久,人必定中毒而亡。”

    方元棠又说,“我在民间行医时听说,有些烟花之地,为防妓女怀孕,会哄骗妓女日常服用加了水银的汤药。也有大户之家的妒妇,怕妾侍孩子生下庶子,就哄骗家中小妾,每次侍寝后服下这催命的汤药。等到那些女子毒发,往往已毒入骨髓,回天乏术了。”

    方元棠想起那些年跑江湖行医时,医治的那些药石无医,临死还要被体内毒药折磨的可怜女子,仍觉得心有余悸。